1.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的目的
 为了使各本科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吻合,学院根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组织管理规定》和《关于修订201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2.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的流程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的流程如图1。
 
 图1.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的流程
 3.培养目标修订领导小组及各专业工作组
 (1)材料与冶金学院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
 组员:教授委员会委员、总支书记、副书记、副院长、各系主任
 (2)各专业成立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
 组长:专业负责人
 副组长:系主任、系副主任
 成员:专业全体教师
 4.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内容
 (1)拟定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
 (2)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行业岗位需求的吻合度
 (3)毕业生流职业发展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4)培养目标与现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专业教学资源”的适应性
 (5)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别、地域等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6)在校学生的期许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5.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方法
 (1)人才需求与拟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
 通过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电话等形式)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表现的认同度,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发展潜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分析人才需求与拟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据此评价拟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依据反馈意见完善拟定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行业岗位需求的吻合度评价
 通过调研行业企业专家,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意见,分析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行业岗位需求吻合度,据此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修订。
 (3)毕业生流职业发展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
 通过问卷来调查毕业5年左右校友的主流职业发展情况与拟定培养目标的差距,分析毕业生流职业发展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据此评价拟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依据反馈意见完善拟定培养目标。
 (4)培养目标与现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专业教学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通过教师座谈讨论,调研培养目标与现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专业教学资源”是否相适应,从而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5)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别、地域等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应届毕业生出口能力与目标期望值的吻合性,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别、地域等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据此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6)在校学生的期许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
 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学生对人才培养中各个环节的反馈意见分析学生的期许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6.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制度
 (1)各专业培养目标修订组进行分工。
 (2)按内容及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应包含:调研内容及调研对象、调研结果分析,培养目标修订初稿形成及组织专家研讨,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教务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等内容及完成时间。
 (3)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调研要求
 培养目标调研分析内容包括:
 ➢ 依据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特色)、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研行业发展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专业拟定的培养目标。
 ➢ 问卷调查、走访、电话等形式调研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表现的认同度,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发展潜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分析人才需求与拟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拟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依据反馈意见完善拟定的培养目标。
 ➢ 调研行业企业专家,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意见,分析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行业岗位需求吻合度,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 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毕业5年左右校友的主流职业发展情况与拟定培养目标的差距,分析毕业生流职业发展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拟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依据反馈意见完善拟定培养目标。
 ➢ 组织本专业教师座谈讨论,调研培养目标与现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专业教学资源”是否相适应,从而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 制定调查问卷,调研应届毕业生出口能力与目标期望值的吻合性,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别、地域等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据此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 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学生对人才培养中各个环节的反馈意见分析学生的期许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提出修订意见。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调研总结制度总结见表1。
 表1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调研总结制度表
 
  
   
    
     | 评价类型 | 评价内容 | 数据来源 | 评价周期 | 主要评价人 | 
    
     | 用人单位评价 | 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 调查问卷、走访 | 每2-4年或调整 修订前 | 用人单位 | 
    
     | 行业企业专家 | 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 电话、邮件、座谈、走访 | 每2-4年或调整 修订前 | 行业企业专家 | 
    
     | 校友评价 | 校友主流职业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 调查问卷、校友返校、走访 | 每2-4年或调整 修订前 | 校友代表 | 
    
     | 教师评价 | 培养目标与学校、专业定位的吻合度 | 座谈讨论 | 每2-4年或调整 修订前 | 专业教师 | 
    
     | 应届毕业生评价 | 学生的职业期待与目标期望的吻合度 | 调查问卷 | 每2年1次 | 毕业生代表 | 
    
     | 在校生 | 学生的期许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 座谈、调查问卷 | 每2年1次 | 专业在校生 | 
   
  
  
 (4)调研结果分析总结、提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初稿。
 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培养目标修订组分析调研结果,总结反馈意见,研究修改拟定的培养目标,形成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初稿
 (5)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同行专家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形式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初稿进行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
 (6)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培养目标修订组,依据行业、企业专家、同行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完成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修订稿。
 (7)学院组织教授委员会审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修订稿,形成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终稿。
 (8)学院组织提交学校教务处、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校长签发时间。
 (9)根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组织管理规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原则上每4年进行一次。
 7.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中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方式及主要任务
 为使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需求更好的吻合,在培养目标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及同行专家参与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修订。企业、行业专家及同行专家参与方式及主要任务如表2。
 表2 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方式及主要任务
 
  
   
    
     | 参与方式 | 时间 | 主要任务 | 
    
     | 制定前 | 校友调研或访谈 | 每2-4年或调整修订前 |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 | 
    
     | 用人单位调研或访谈 | 每2-4年或调整修订前 |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 | 
    
     | 招聘单位访谈 | 每年 | 社会需求分析 | 
    
     | 行业企业专家调研或访谈 | 每2-4年或调整修订前 |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 | 
    
     | 制定中 | 主要用人单位座谈或访谈 | 修订中 |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修订 | 
    
     | 行业企业专家座谈或访谈 | 修订中 |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修订 |